电子车牌对标ETC,智能交通之路何去何从?
最近公安部发布了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征求意见稿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主要目的是为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征求意见截至日期为4月23日。
修订建议稿中一条变化引起市场反响,第十二条规定由原来的“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”修改为“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,并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”。一石激起千重浪,市场对电子车牌的关注度快速提升。
电子车牌是汽车的电子身份证件
那么,什么是电子标识呢?机动车电子标识的定义是机动车的电子身份证。电子车牌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的识别窗上,这样一张卡片本身自己不需要能源供给,可以长期使用。
传统来说,我们对车辆的注册上牌是根据车辆的车架号信息来进行登记和录入,之后发一个车牌号,但这种方式在路面识别的时候是有可能作假,到时是本身车牌还是套牌有时候很难分辨,但汽车电子标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。
因为在电子车牌芯片中,会存储与车辆相关的信息,包括该车的车牌号码、使用性质、车辆类型、保险信息等等。安装有电子标识的车辆,能够自动、非接触、不停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24小时监控,即便是在每小时200公里的车速下远程采集信息,也能保证识别的精确度达到99.9%。即使将车辆号牌遮挡、污损、变造,都难逃电子车牌识别系统的法眼,具有传统物理车牌达不到的识别效果,其加密方式也保证了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对标ETC,产业链需求需要政策推动
提到电子车牌,就不得不提及ET,电子车牌与ETC均起源于成熟的RFID技术,但两者在在应用目的、牵头部门、技术指标方面均不同。可以说电子车牌比ETC功能更加强大,甚至有望成为ETC的迭代技术。
据公安部统计,截至2021年3月,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.87亿,截至2021年2月底,全国ETC用户为2.26亿。
除了都是在政策上自上而下持续推动的创新技术外,电子车牌和ETC在功能上也存在一定的重叠之处,同时市场关于两者的潜在竞争亦有不少讨论。电子车牌和ETC互有优劣,预计将在一段时间内共存。
不停车、无人操作和无现金交易是ETC的三个主要特点,由交通运输部主导。电子车牌则能够实现自动、非接触、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,用于全国车辆真实身份识别,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主导。
虽然两者在功能上有重叠之处,但在建设成本、技术实现等多方面有所不同,ETC不能实现车辆的精度识别和监控,电子车牌也暂未接入支付缴费系统,同时两者的主要应用目的有所区别,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两者可能会共生共存,同时存在车辆上。
而在产业端,更多人关心的问题是,到底电子车牌是否会像2019年的ETC一样形成抢装潮?
有观点认为,ETC的大规模高效上车是有特定的天时地利因素的,除了交通部等部委的政策推动之外,离不开当时市场化竞争下,商业银行之间对于新增车主客户的争夺,当时有不少银行推出全国高速费9折、送OBU卡等优惠。
推广电子车牌有什么样的意义?
相对而言,电子车牌除了保障车牌真实性、识别准确性之外,也可以在电子标识读写区域里写入车辆保险信息,区域信息等,这会比我们传统的牌照带来一些功能上的扩展。
现在全国范围来说,电子车牌在很多城市进行了试点,包括无锡、深圳、京津冀、重庆、长沙、武汉等一些地方,不同的城市落地的角度、管控理念、资金投入会有一些不同的侧重,比如无锡其侧重点是在公交车辆的控制方面,在武汉则会配合一些大型安保活动,另外在其他一些地方也会做一些行业车辆的应用。
电子车牌的产业空间有多大?有资料显示,2020年我国潜在的电子车牌市场规模约830亿元。以8%的汽车保有量复合增速估计,预计到十四五末期即2025年我国电子车牌市场的总产业规模约1220亿元,可以看到的是电子车牌的潜在产业空间规模还是比较大的。
如果从未来推广的角度,可能还是先从这些特殊车辆上来进行管理。因为这些车辆数量比较少,在交通管理层面这些车重要性更高,需要优先管控。
目前的试点确实对特定车辆、特定行业的多一点,因为对特定行业来安装电子标识的阻力更小一些。而普通的小客车的车主来说,目前强迫安装这个事情确实是不现实的,而且从它试点的效果上来说,可能也不是那么的明显,所以基本上来说试点大部分还是对行业车辆上来做一些监控。
那么问题来了,电子标识和ETC是否存在重复建设之冲突呢?普遍认为,ETC可以理解为车辆的银行卡,根据车辆过车轨迹实现不停车收费,这和电子标识相比是不冲突的,虽然在技术演进方面有相似之处,但两者的读取设备是有差别的,另外机动车机动车电子标识在路测设备的布设点位,可以看成是对现有的交通管控设备在路面上布设点位的补充和加密,来帮助原有的管控设备更好捕捉到车辆信息。
从全国推广维度来看,目前除了自上而下由公安部推动安装电子车牌以外,也需要引入除了车主、监管以外的第三方商业机构如保险、银行等共同推广,而这个商业模式的形成以及三方的信息流、资金流的打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。
来源: ITS智能交通